六點助電線電纜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
目前,我國能夠生產核電用電纜的企業已近20余家,其中,生產K1類產品的有6~7家,生產K3類產品的近10家。風能作為清潔能源,取之不盡用之不竭,最具有開發價值。從全球來看,風能產業將保持每年20%的增速,對于我國線纜制造業來說,意味著巨大的市場空間。但是,風力發電的環境惡劣,風機使用年限長,電纜需要隨風機不斷旋轉等,對電纜技術要求很高,要耐扭、耐寒、耐鹽霧、耐油、耐紫外線、柔軟可移動。雖然目前國內對風電用電纜的研發還處于起步階段,但是能生產風電專用電纜的企業已經達到6~7家。這些企業都擁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。其他企業要想擠進風電用電纜市場很困難。
“適合自己的、能為企業打好長期基礎、提升當前效益的投資才是最好的!睋Y華君介紹,遠東集團經過幾年的發展,目前風電電纜生產規模已經達到20億元,核電電纜生產規模達到30億元。另外,遠東電纜每年將銷售收入的3%作為新能源用電纜的研發投入,以進一步開拓和占領市場。
專攻主業
近年來,由于線纜企業生存艱難,不少企業轉產,實施多元化經營,其中不乏知名的大公司,而且多元化產業的比重在逐漸加大,主業不突出,造成中國線纜企業競爭能力不斷降低。
“只有集中資源,專攻主業,才能把線纜業做大做強做精!辈軙原嚤硎,只有長時間專注于線纜業,才有利于專業化人才隊伍的培養和技術的積累。線纜制造業的許多領域都是高新技術密集的產業,沒有一支強大的專業化科技隊伍,無法進行技術創新和科研開發。
事實說明,什么都做結果只會是什么都做不好。在未來幾年國線纜制造業還將持續經歷一段困難的階段。必須有一批中堅力量,始終專心于線纜業的發展,支撐起中國民族線纜產業的大旗。專業化的發展,可以沿著產品和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,發展空間其實是巨大的。
重視標準制定
當中國的眾多企業開拓國外市場的時候,我們發現國外除了有一系列的貿易保護壁壘之外,還往往通過技術標準的制定來設置技術壁壘。技術壁壘同樣使中國企業付出足夠的生產成本和推銷成本。比如,進入美國市場要通過UL認證,到歐洲要符合歐盟標準;歐洲一些產業甚至每兩年就要修訂一次標準,目的很明確,就是讓你圍著他們的標準轉。而中國的標準遠遠跟不上新興市場的變化。風電、核電、光電復合、智能電網等前沿產品都沒有國標的前期介入。
專家認為,為中國線纜經濟融入全球市場,需要更多的標準競爭意識和民族擔當的責任感!爸袊髽I同樣要學會用標準和對手競爭的技術謀略!备=ㄆ鏂|電線電纜有限公司事長楊啟東認為,如果中國國際招標的大項目,也設定國家標準,今后的市場競爭優勢就會明顯體現出來。
提高專利轉化率
專利和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,國內線纜企業的專利意識不夠強,在專利的質量和數量方面和國外企業相比明顯不足,專利成果轉化率很低。據有關機構調查表明,目前國內線纜企業擁有含金量高的發明專利比較少,實用新型專利比較多;而跨國集團申請的專利大都是發明專利,由此可以看出國內企業與跨國集團的差距。統計資料顯示,如果按照人均計算,我國專利數量與發達國家相比為14∶100。
專家建議,國內企業要結合電纜產品目前的現狀,拓寬科技視野、關注世界線纜技術的創新源頭,整合資源,推進技術創新,從而擁有更多自主意義的技術專利。同時提高專利成果的轉化率。
注重人才培養
“對線纜企業來說,人才至關重要!蹦壳,線纜制造業技術型、綜合型人才奇缺,人才流失已嚴重影響行業的發展。
究其原因是企業很少注重對人才的培養。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,不給予業務能力提升的空間,不作為培養對象放在重要崗位,很難使他們能夠迅速成長為骨干;在企業經營過程中,科研和生產脫節司空見慣,其中根本原因就在于科研和生產兩大部門的利益取向往往不一致;行政領導過多的干預,使工程師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明顯減弱;企業待遇低,工作環境不能調動積極性,留不住人才;線纜制造業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。在技術人才上往往出現斷層現象。特別是擁有較高技術研發水平的學科帶頭人、既具備科研開發能力又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科研管理人才更少。
行業協會的有關專家認為,線纜企業必須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。重視建立產學研結合體系,與科研院校形成科技資源共享機制,這是企業建設核心研發團隊,盡快培養出自己人才隊伍的捷徑。
倡導綠色環保
線纜制造業雖然只是一個配套行業,卻占據著中國電工行業四分之一的產值。它產品種類繁多,應用范圍廣泛,是輸送電能、傳遞信息、制造各種電機儀器儀表、實現電磁能量轉換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器材,是未來電氣化、信息化社會必要的基礎產品。在現在提倡綠色環保的情況下不論其使用和生產,都值得提倡綠色。
國家為此頒布了許多相關法規,比如,重要建筑禁止使用聚氯乙烯電線電纜,必須采用無鹵低煙交聯聚烯烴絕緣電線電纜,以避免火災發生時大量濃煙、氯氣,造成人員傷亡。
據了解,全世界的線纜制造業每年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有500萬噸。還有長期存放的電纜產品的10%會變成廢棄物,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,而且極大地浪費了自然資源。目前,在電纜材料中,銅、鋁的再生利用率達95%以上,而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再利用率僅為3%。雖然近兩年我國低煙無鹵環保型電纜得到大量應用,但是以后要走的路還很漫長。
探索用鋁代銅
由于銅比鋁具有更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、在輸送電流時電能的損失更小,而被認定為電線電纜的首選材料。但是我國盛產鋁而銅資源貧乏,近年來銅價上漲過快,以鋁代銅是否可行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,也一再引發不同觀點的爭論。
中小電機行業協會就對漆包線以鋁代銅持反對態度,認為在中小電機中用鋁代銅是不可行的,是技術倒退,違反國家產業政策。線纜制造業也有人一面疾呼銅價高得離譜,一面又以節能為借口,抵制使用鋁芯電纜。其實,以鋁代銅是我國的既定技術政策。在電纜標準中,明確規定銅、鋁都可作為電力電纜導體。然而,實際上電力電纜導體以鋁代銅的推廣很緩慢。
“這是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。需要節能節電的環節很多,降低線路損耗也不僅僅是導體的問題,還有其他輸配電設備和器材的原因!北本┍敝卮髾C電技術開發中心總經理張光烈告訴記者,“從國際發展趨勢來看,歐美和日本都在推廣應用鋁芯電力電纜,所見到的發展中國家的電纜工程招標書中,很多都提出用鋁芯電力電纜!
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在當前銅價高企不下、線纜企業難以承受的態勢下,銅包鋁導體的推廣已開始破局。有關專家預測,銅包鋁導體電纜將會得到迅速推廣。興樂集團“銅包鋁(CCA)和銅復合導體電線電纜”兩項新產品通過鑒定,并簽約千萬元訂單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。
該集團董事長虞一杰告訴記者:“銅價漲得太離譜了,已遠遠超過企業的承受能力。在幾年前我們就在研發銅包鋁,希望能在不降低線纜各項性能指標的前提下,找到破解線纜原材料瓶頸的一條出路,銅包鋁技術是可行的!辫b定結果表明:該產品與銅導體同類產品相比,成本下降了20%~40%。而且比重小、易于加工、便于安裝、傳輸性能好。
雖然一些線纜生產企業對此反響程度不同,但似乎從中看到了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