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股熱炒銀行“打新”再度活躍
打新”產品有助于為投資者構建穩健獲利的理財組合。近日,外資銀行也加入到打新股理財的行列。一度沉寂的銀行“打新”理財開始重新活躍,相關產品開始密集出街上市。
6月,暫停9個月的新股發行重新開啟。受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影響,曾經熱得燙手的銀行打新股產品并未聞風而動。桂林三金與萬馬電纜上市交易前后一個月左右時間內,主打新股的銀行產品僅交通銀行 (601328 股吧,行情,資訊,主力買賣)得利寶·新股連環打一款。
“打新”產品競相上市
6月底,IPO剛剛開閘,交通銀行捷足先登,在全國率先推出新股申購理財產品——“得利寶·新股連環打”。但更多的商業銀行處于觀望狀態。深圳一家商業銀行零售部負責人就謹慎地表示,由于新股申購機構受到較大限制,大資金優勢難以充分發揮,加上,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可能不如以前,因此,打新股收益率不高。是否推出“打新”產品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后再決定。
7月10日,桂林三金與萬馬電纜同時上市交易,首日漲幅可觀;隨后的大盤股首日上市漲幅也相當不錯,成渝高速最高漲幅甚至超過320%。
受新股上市漲勢良好等因素影響,一度猶豫的商業銀行紛紛推出自家的“打新”產品。7月底,工商銀行 (601398 股吧,行情,資訊,主力買賣)發行2009年第39期新股申購結構化優先份額理財產品。這是IPO重啟以來上市的第二款銀行“打新”理財產品,也是上月發售的唯一一款。8月,中信銀行 (601998 股吧,行情,資訊,主力買賣)“升級”中信銀行穩健理財計劃,在新股申購上投入更多資金,以期獲得更為理想的收益。外資銀行也看好“打新”市場,8月10日,東亞中國推出“信得盈”人民幣信托投資產品系列非保本投資產品,重點投資新股、新債,預期投資期為5年,在3個月封閉期結束后提供每季度開放申購/贖回機會。據了解,還有更多銀行準備在近期加入“打新”理財“大合唱”。
投資范圍不限打新股
記者觀察到,上述“打新”理財產品無一屬于純粹的打新股類型,投資范圍包含新股申購、信托貸款及債券買賣等諸多方面。
交通銀行“得利寶·新股連環打”即是以新股申購為主,同時兼顧債券、票據、信貸資產、信托貸款、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產品及信托理財產品等投資品種。工商銀行打新股產品投資對象主要為新股申購(含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、非定向增發股票、新發行可轉債及可分離轉債的申購)、債券、信托貸款、票據信托、存量股權融資類信托,以及存款、貨幣市場基金、債券基金等流動性管理工具和其他資金市場投資工具。東亞“信得盈”打新股產品既進行首發新股的一級市場投資,又投資債券、票據及貨幣市場工具。
中信銀行深圳分行有關人士表示,“打新”產品投資范圍廣泛,投資品種穩健,有助于為投資者構建穩健獲利的理財組合,在獲取一二級市場差價的同時,提升對新股申購閑余資金的利用,提高產品收益水平。
預期年收益率降至3.2%
在人們的記憶中,2007年股市向好之時,銀行打新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幾乎均在10%以上,高的甚至超過20%。這樣的無風險高回報套利,在IPO重啟的今年已無可能。
根據改革后的新股發行規則,機構打新股在網上網下兩種方式中,只能二選一;同時,單個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合格賬戶申購新股,且單一賬戶網上申購不得超過網上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。由于網下配售的股票要鎖定三個月,風險較大,因此,銀行理財產品多數會選擇網上打新股。這樣,銀行集合理財的資金優勢無法體現,“打新”理財產品收益較發行規則修改前大幅縮水。
工商銀行第39期新股申購結構化優先份額理財產品期限6個月,公布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(扣除相關費用后)為3.2%。業內人士預測,3.2%或許就是未來銀行“打新”產品的基準收益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