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林鎮變優勢為勝勢創新科學發展之路
官林,因宋代官宦如林而得名。如今,官林億元企業如林,達60多家,其中3家超百億。
作為無錫市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單位,官林以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、創新科學發展為最大的實踐,奮力構筑科學發展新優勢,掌握了變優勢為勝勢的按鈕。
變優勢為勝勢
上世紀八十年代,詩人海子的第一首詩《亞洲銅》轟動詩壇,銅的堅硬質地,折射出民族性格堅強的一面。
幾乎同時,宜興第一家電纜企業在官林誕生。從此,好似蒲公英落地,不斷生根、蔓延,官林與銅結緣,成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電纜城——這里的電解銅年用量占全國四分之一。官林以宜興5%的地域、不到7%的人口,創造了宜興四分之一強的經濟收入,經濟總量已連續9年位居宜興第一,連續4年位居無錫第三。
電線電纜、化工、銅材加工是官林的三大支柱產業。去年,官林完成工業應稅銷售373億元,而今年上半年已近200億。這得益于當初正確的產業選擇和低成本園區擴張。
然而,國際金融危機讓官林現出“軟肋”。由于銅價大跌,上半年線纜行業產量提高了20%,可效益勉強與上年持平。試點中,官林鎮黨委虛心學習先進、深入查找問題:電線電纜、銅材加工大都處于價值鏈低端,總體產業層次低,核心競爭能力不強,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。而且,和周邊先進地區相比,官林缺乏新的經濟增長極。
新時代科學發展的新要求,給了官林以銅為利器與時俱進開辟新路子、創造新希望的新動能和新挑戰。鎮黨委書記朱曉曄說,為在更高水平上發展,官林人必須變優勢為勝勢,建立科學發展新優勢。
變危機為契機
朱曉曄說:“今天官林如何科學發展?就是要利用好產業集群、雄厚的民間資本、區域中心等優勢,將其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勝勢,尤其是要促進支柱產業、資本要素和高新科技、高端產業的結合,在做強做大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,引導企業進行產業二次選擇,形成新的爆發式增長極!薄
上半年已創新高的18億后勁投入,正成為官林厚積薄發、提升支柱產業集群新優勢的強力舉措。在宜興最大的電纜企業——江南電纜,一座超高壓立塔總能吸引往來的參觀者。企業負責人說,這是電纜進軍高端市場的生產線技改項目主體工程,全鎮現有15座在建。類似的后勁投入工程,已形成百舸爭流的態勢:共81個項目列入裝備貼息計劃,裝備投資總額超26億,年內將全面實施到位。
在諸多新優勢中,突破性亮點尤其引人注目。一位原本準備在澳大利亞投資興辦超細特種銅材生產企業的投資商,在深入考察后,被官林的氣魄深深吸引,決定5000萬美元投資官林!隨后,官林人產生了依托產業集群設立電解銅保稅庫的“新概念”并得以順利推進。此外,4月份,該鎮還與清華科技創業園合作成立啟迪(官林)科技園,這是清華科技創業園首個鎮級科技園。
危機之年,在官林成了事業發展的精彩之年!耙怀莾苫亍钡膽鹇阅繕,即千億級中國電纜城、世界最大的環氧樹脂生產基地和世界一流的超細線纜生產基地,已初具雛形。
變鄉村為城市
官林的科學發展,在 “鄉村”變“城市”的精彩“變臉”中得到了充分展現:她不僅是一座由15項國家級榮譽鑄就的中國名鎮,一座馳名中外的中國電纜城,更是一座秀美的休閑之城。
官林人是幸福的。占地150畝的市民廣場是居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;宜興規模最大、設施最新的鎮級老年服務中心已建成投用。最近,全國首個國家級農民公園 ——官林文化宮,迎來了投資近3000萬元的改造提升,將被打造成全開放的官林公園?偼顿Y達2億的大型超市——恒生時代廣場也于上月開工。今年,該鎮城鎮建設功能性投入將超過10億元。
如果說市民廣場、新官林公園等是官林變“鄉村”為“城市”鴻篇巨制的封面,那么,致力優化產業結構、完善城鎮功能、提升城鎮形象的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,如四星級滆湖度假村、五星級國際大酒店、官林大型商貿中心、商業水街等,無疑是其中的華章。
政策法規